Laboratory Overview实验室简介
非常规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昆明理工大学微波应用研究所等基础上成立的,主要围绕云南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能耗、资源利用率低和产品附加值低等瓶颈问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形成了微波能应用及装备技术的创新平台,为国家和云南省培养急需的创新人才,增强冶金工业科技创新,促进冶金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实验室现有人员120余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51名。主要研究方向有:冶金新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
实验室长期从事有色金属冶金、微波冶金、微流体冶金、超重力冶金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研究,发明了微波冶金物料专用承载体制备新技术,提出了分布耦合技术,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微波冶金反应器;发明了微波冶金新技术,冶金专用吸附剂孔径的微波协同调控技术,实现了反应器和吸附剂产品的产业化应用,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向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西班牙国家碳材料研究所等国内外单位转让高水平的微波冶金反应器、生产线及相关技术82项,提升了冶金、化工、烟草等行业的装备水平,节能降耗效果显著,为引领我国微波冶金装备的产业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验室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63项目、973课题、国家国际合作项目、云南省院省校合作重点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等90余项,年均到校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已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120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9件,授权102件,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602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41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云南省教学特等奖1项等。2012年,实验室被评为云南省“工人先锋号”。
实验室长期与英国拉夫堡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西班牙国家碳材料研究中心、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美国犹他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先后派遣40多名科研人员以及博士、硕士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